-+
新元肇启,万象更新。1月9日,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召开2025年度工作谋划专题会,定方向、理思路、明重点,谋划推动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。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马宝剑主持并讲话,局(中心)班子成员、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。
会上,各科室负责人对2024年工作进行了盘点总结,对2025年工作目标和举措进行了深入思考,从“抓重点、破难点、创新点、举亮点”等方面展开“头脑风暴”,各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点评指导,大家畅所欲言,谈问题、谈方法、谈措施,聚焦安康行政审批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,碰撞“智慧火花”,贡献了一批“金点子”,推出“一揽子”务实举措,为新年开好局、起好步提供了良好思路举措。
会议指出,2024年,全局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紧紧围绕中省市有关转变政府职能、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,持续发扬全国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”优良作风,以建设“五型”机关为统揽,锚定“四个确保”目标,深化拓展“三个年”活动,深入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“四个服务”能力水平持续提升。
会议强调,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,面对新形势、新任务、新要求,全体干部职工要继续发扬“团结拼搏、奋发向上、开拓创新、争先夺优”的“人满”精神,紧扣市委、市政府部署要求,坚持以企业群众“全生命周期”重点事项为主线,持续深化“四个服务”抓巩固、“四个确保”促提升、“五张清单”抓落实,加压奋进,实干笃行,奋力推动全市行政审批服务工作再创新佳绩,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再建新功。
会议要求,一要强作风,深化全面从严治党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以建设“五型机关”为载体,深入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和“五优党支部”创建,要围绕高质量发展、巩固衔接驻村帮扶等中心工作,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担当、主动作为,要常态化开展行为规范、仪容仪表和工作质效专项整治行动,健全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制度体系,完善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管理系统,加强窗口日常巡查和监督,要严格落实班子成员“一岗双责”,持续强化纪律教育,健全廉政风险防控长效机制,抓实抓细巡察审计、政治生态研判反馈问题整改,认真执行政务公开、财务公开要求,制定出台《发扬全国“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”精神争当全省政务服务“排头兵”的实施意见》,着力提升干部作风能力,真正让审批服务工作质效和“人满”金字招牌相匹配。二要抓重点,推进改革任务落地。持续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,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修订《安康市行政许可事项清单》,健全完善“审前服务”机制,推行“云踏勘”视频延伸服务,深入推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,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,拓展“基础事项+X+Y”“一件事”事项库,扩大“一件事”应用场景,推动更多高频事项“极简办、集成办、智能办、免证办”。全面落实商事制度改革,持续深化“小切口”改革,努力提升政务服务的满意度,着力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的阳光化、标准化、智慧化。三要破难点,强化基础保障能力。要大力提升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,优化政务服务平台功能,推进我市自建系统建设运营工作,推动市县两级城市频道建设全覆盖,所有政府移动服务应用全量整合接入“秦务员”。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数字证书全国互认,打破公共资源跨区域交易壁垒,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共用。大力提升12345热线法治化水平,争取早日出台《安康市12345热线工作条例》进一步规范诉求办理,全力做好信息化保障工作,坚决守牢“安全生产、廉政建设、舆情风险、问责通报”底线,确保各项工作位居前列。四要创新点,提升群众办事体验。推进“办事不找关系”改革,制定《“办事不找关系”指南》,深化政务大厅“6S”管理模式,全面推行“窗口无否决权”,真正让“办事不找关系”成为常态。推行“证照管家”服务,实行证照到期前提醒告知,实现审批服务从“依申请办”向“主动提醒办”转变。开展“政务服务进一线”活动,深化“三前移、三减少”工作,启动审批服务“流动办”工作,将政务大厅前移到园区、小区、社区,变“人找服务”为“服务找人”,让更多高频事项“就近办理、流动办理”。五要举亮点,打造一流服务品牌。要接续发扬“团结拼搏、奋发向上、开拓创新、争先创优”的“人满”精神,进一步做靓党建品牌,深化“五型”机关建设,丰富“五型先锋·审批铁军”党建品牌内涵。要全面做实服务品牌,常态化开展“坐窗口、走流程、跟执法、优服务”和“政务服务体验员”活动,完善“项目管家”帮办代办、政务大厅“半军事化管理”等工作机制,推广公共资源交易“不见面”开标、“评定分离”和电子保函应用,持续提升“安新办”服务品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。要聚力做优热线品牌,常态长效开展12345热线领导接话和疑难工单“现场办”活动,优化“12345+审批+政务+交易+帮办代办”集成服务,深化旅游事项“接诉即办、办就办成”工作机制,探索推行“声音里的微笑”服务机制,持续提升热线标准化、法治化、智能化水平和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能力,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责任编辑:黄玉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