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+
政务大厅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沿阵地,是服务群众的“第一窗口”,是党和政府连接群众的纽带。今年以来,安康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“人民满意”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从细微处着手,用足“绣花功夫”,持续加强政务大厅精细化、规范化、科学化管理,不断完善政务大厅运行管理机制,促进政务大厅服务标准、服务环境、服务形象提升,全面升级政务服务体验,持续擦亮“人民满意”政务服务品牌。
打磨“绣花针”,在规范管理上务实功。创新推行“6S”管理模式,实行“日巡查、周公示、月通报、季考核、年总评”工作机制,每个工作日以“日常巡查+视频监控”的方式,动态掌握窗口工作情况,对日常巡查发现的问题,及时提醒、整改、解决,同时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周公示、月通报,并纳入季度考核范畴;推出窗口“双例会”工作机制,“周二晨会”检查窗口工作人员出勤、仪容仪表、规范着装情况,小结一周工作成绩,指出存在问题和不足,明确工作重点。“周五例会”集中学习政策理论、业务知识、文明礼仪,不断提升工作人员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本领;定期开展“政务服务体验员”活动,主动邀请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企业群众查找办事堵点,利用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帮助群众解决办事难问题,严格落实“好差评”制度主动接受企业和群众的评价,公开投诉电话,健全投诉受理、整改、反馈机制,倒逼窗口改进作风、提升效能。
找准“落针点”,在提升服务上出实招。窗口工作人员持证上岗,并严格落实“窗口无否决权”、首问负责、一次性告知、限时办结、容缺受理等制度;建立帮办代办服务专区、企业服务专区、自助服务专区,配备6名“小安”帮办代办专员为“不知道怎么办”的企业群众提供手把手帮教、面对面指导、肩并肩“陪办”等暖心服务;对特殊群体或有急难事的办事群众开辟绿色通道,实行急事急办、特事特办;不定期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、进社区、进学校活动,方便群众就近办事;在全市各级政务大厅设置全市通办、跨省通办窗口,推动更多事项跨域能办;探索24小时不打烊服务、“长辈”帮办代办服务、潮汐窗口等个性化服务;实施免费复印、免费寄递、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印章“三免”服务;常态化开展延时服务、上门服务、预约服务等特色便民服务,打造人性化、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环境。
用好“穿针法”,在建章立制上求实效。印发《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推行6S管理模式实施方案》《推行实施“窗口无否决权”服务机制的通知》、出台《政务服务“好差评”管理办法》,修订《进驻单位窗口工作绩效评价办法》《窗口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》,激发工作人员内生动力,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。同时,梳理历年出台的规章制度形成制度汇编,内容涵盖工作人员服务规范、行为规范、考勤考核、投诉处理、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,打造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立体化“坐标”体系。完善考核考评机制,常态化开展“周形象大使”、季年度“政务服务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”“最美政务人”等活动,营造比学赶超良好工作氛围,推动各项工作做实、做细、做优,树立政务服务良好形象,持续擦亮“人民满意”政务服务品牌。
责任编辑:黄玉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