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作为连通党委政府与企业群众的“连心桥”,安康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始终以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”为核心使命。近年来,安康市创新建立“专班研判、专题分析、专场破题”工作机制,推动疑难诉求“一线化解”、民生难题“靶向攻坚”,以“小热线”撬动基层治理“大效能”,持续擦亮政务服务的“安康品牌”。
专班研判:每周“把脉会诊” 推动疑难工单“动态清零”
针对企业群众反映集中、权责交叉的复杂诉求,安康市12345热线建立“周研判、周调度”机制,每周组织汉滨区、高新区等高频承办单位召开疑难工单分析会,通过现场查阅资料、厘清部门职责、明确解决路径,实现责任主体与解决方案“双锁定”。例如,针对某小区物业管理存在行政区划不明晰的情况,通过多部门联合研判,当场划定职责边界并形成处置方案,解决该小区物业的管理空白,整体诉求办结周期缩短40%以上。
专题分析:聚焦热点难点 构建诉求治理“预警闭环”
在动态跟踪工单办理基础上,热线中心创新“数据溯源+趋势预判”模式,每周梳理噪声扰民、消费维权、农民工讨薪、天燃气安全等高频问题,形成专题报告直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,为政策制定提供精准参考。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类投诉,推动生态环境部门和城市管理部门出台《调整中心城区餐饮业油烟污染行政处罚权实施机关的通知》,明确执法机构、优化执法流程,同类投诉量环比下降45%。同时建立“不满意工单”回溯机制,对办理质量不佳的工单实行退回重办、跟踪督办,群众满意率提升至95%以上。
专场破题:打通堵点痛点 创新“一单位一策”解题模式
在巩固现有机制基础上,安康市12345热线进一步自我加压,启动“重点单位专场攻坚”行动。每月选取工单量大、重复投诉多的承办单位开展专项督导,通过“解剖麻雀”式分析典型案例,建立“问题清单—责任清单—整改清单”全链条体系。如针对市场监管领域职业索赔类工单激增现象,汉滨区市场监管局通过专场研讨会优化处置流程,实现同类诉求办理时效提速30%。
从“有一办一”到“举一反三”,从“办好一件事”到“办好一类事”,安康市12345热线始终秉持“民呼我为”理念,用机制创新破解民生难题,以实干担当书写惠民答卷。这条永不占线的“暖心线”,正成为西北地区优化营商环境、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。
责任编辑:黄玉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