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始终以“群众需求在哪里,服务就跟进到哪里”为宗旨,打破传统政务服务“坐等上门”的惯性思维,将“最后一米”的物理距离转化为“零距离”的情感联结,推动“单向审批”向“双向奔赴”,探索出一条政务服务主动化、精准化、协同化的新路径。
从“最后一米”到“零距离”。曾经,“跑断腿、磨破嘴”是群众办事的真实写照,即便服务窗口近在咫尺,“最后一米”的隔阂仍让群众感到疏离。为此,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“流动政务驿站”“家门口办事厅”等模式,组建由业务骨干组成的“政务小分队”,将高龄认证、医保缴纳、政策咨询等高频事项直接送到社区、企业、田间地头。
在金域兰庭小区,腿脚不便的李大爷通过“预约上门”服务,仅用20分钟就办妥了养老金资格认证。通过“数据多跑路、干部多跑腿”,全区98%的高频事项实现“就近办、上门办”,群众办事平均耗时缩短70%。政务服务“上门办”让政务服务延伸到群众和企业“家门口”。
从“单向审批”到“双向奔赴”。传统的政务服务模式下,群众提交申请、政府审核批复的单向流程,容易导致政策供给与群众需求错位。高新区以“双向互动”破题,搭建“民声直达平台”,通过“线上诉求征集+线下需求调研”双通道,精准捕捉群众急难愁盼。以“政务体验官”“做窗口走流程跟执法”等创新机制,邀请群众参与服务流程设计和监督,让政策制定从“政府独角戏”变为“群众大合唱”。在数字化赋能方面,“智慧政务平台”通过分析群众办事数据,自动识别高频需求与流程堵点;在基层治理层面,网格员兼任“政务服务员”,通过日常走访实时收集民情,形成“问题发现—分级处理—结果反馈”的联动机制。数据显示,2024年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达100%。
从“标准服务”到“精准定制”。针对辖区内企业实际需求,倾心打造“精心办项目管家”服务品牌,为全区重点项目逐一配备“项目管家”。通过“一企一策”定制化服务,组织“一企九员”深入企业了解实际需求,精细制定帮办代办工作方案,精准拟定审前材料清单,按需制定业务审前培训辅导会议,让企业做到一次编制、一次申请、一次提交,通过“项目管家”全程化服务、全过程指导、全流程引导的帮办代办服务模式,有效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提档加速。近年来,已累计为重点项目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310余项,准建手续已完成项目49个,帮办代办服务满意率100%。
下一步,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深化行政审批改革,以深化“三个年”活动为抓手,立足政务“小窗口”,紧扣服务企业、群众、项目三个维度推动政务服务向智慧化、集成化、增值化转变,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责任编辑:黄玉萌